文成公主被逼为松赞干布殉葬,李治暴怒下令召回,公主:我不回去
650年,松赞干布病逝,文成公主被逼迫殉葬。唐高宗李治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,下令要求吐蕃立刻把文成公主送回大唐。谁知,文成公主却坚定的说:“我不回去!”贞观八年,松赞干布希望能与大唐攀上关系,派使臣来到大唐,向唐太宗求娶一位公主。当时的大唐正值盛世,李世民不需要通过和亲来巩固地位,也不舍得把自己的亲骨肉嫁到吐蕃(西藏一带)那么偏远的地方,一口回绝了这个请求。由于父亲早逝,松赞干布在12岁时就已经坐上了吐蕃国王的位置,虽然年龄小,在执政能力上却比一般人要敢想敢干。短短五年时间,吐蕃在他的带领下,一步步发展强大,人民安居乐业,国家实力雄厚。但是和当时的邻国大唐相比,吐蕃还是有些弱势的,为了长久的安定,他想到了和亲的办法,只可惜没有成功。大唐对吐蕃和亲要求的多次拒绝,使松赞干布意识到大唐根本没有把自己的国家放在眼里。李世民可以将公主嫁到小小的吐谷浑和亲,却对实力强大的吐蕃视而不见,这实在令人气愤。不久,松赞干布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机会,对吐谷浑发起了进攻,他带领部队直逼大唐边境,还向李世民放出话来:如果不同意和亲,就要带领军队攻打长安。松赞干布这波操作大概是为了在大唐皇帝面前刷存在感,不过他确实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。唐王马上派出了一支勇猛的先锋军队浩浩荡荡前去迎战。两军对垒,双方都遭受了重创,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,松赞干布先行下令退兵。这次交锋过后,他再次向李世民提出和亲的要求,列出利弊,一位公主换来两国的和平,臣民的安乐,这个代价显然是最小的。本来李世民还有些犹豫,自己的亲女儿他怎么舍得送去和亲。好在身边有人偷偷给他出了主意,和亲未必要亲女儿,干女儿也行。当时,江夏郡王李道宗有一个女儿,年方二八,聪明美丽,非常符合要求,李世民当即下了一道圣旨,将李道宗的女儿认为干女儿,赐号“文成”,封为文成公主,派去吐蕃和亲。贞观十五年(641年),文成公主从长安出发,在锣鼓喧天,鞭炮齐鸣中坐着马车踏上征途。文成公主这次入藏还肩负着汉藏文化交流的使命,给藏民带去了中原地区的医疗技术,种植技巧等,藏族人民把她奉为神仙,对她非常爱戴。在吐蕃的九年里,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相敬如宾,为了表现自己的诚意,他有时穿着中原人的服饰,学习中原人说话,还特意派人了解学习中原文化。在西藏拉萨有一座宫殿——布达拉宫,就是松赞干布专为文成公主建造的,足以看出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的重视。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忽然染上恶疾,撒手人寰,彼时文成公主才26岁。同年,唐太宗李世民驾崩,唐高宗李治即位,文成公主的父亲李道宗被流放。按照吐蕃惯例,文成公主没有子嗣,且是妃子,理应为松赞干布陪葬。这一消息传到了唐高宗耳朵里,他立即下旨召文成公主回长安。不料,文成公主却一口拒绝。大概她也知道来到吐蕃的目的就是为了两国和平,当初是松赞干布经过不懈努力才换来如今的局面,她还不能回去。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吐蕃人不愿意放文成公主回长安,因为当初唐王答应他们把文成公主送去,从此两国友好相处,如果没了这层关系,两国很可能早就刀兵相向了。可怜的文成公主年纪轻轻守了寡,跋山涉水远离家乡,死后也不能魂归故里。松赞干布死后,他的孙子芒松芒赞继承了王位,由于年龄太小,被摄政大臣禄东赞压制,没有实权。吐蕃在禄东赞的代理下,逐渐走向鼎盛,和大唐的关系却在逐步恶化。十年之后,吐蕃卷土重来,再次对吐谷浑发动战争,这次的战斗中吐谷浑被吐蕃一举歼灭。吐谷浑是唐朝的附属国,吐蕃此举无视唐王威严,意在激怒唐高宗。果然,此事让大唐朝堂上下大为震惊,李治觉得没有必要隐忍下去,派屡立战功的将领薛仁贵前去讨伐。吐蕃已经不是当初的弱国了,在这次战争中,吐蕃的战斗力和唐朝不相上下,薛仁贵没有尝到什么甜头,吐蕃人更加嚣张放肆。两国关系至此彻底决裂,文成公主努力维系的和平荡然无存。26岁死了丈夫的文成公主在吐蕃独自生活了三十年,在56岁时不幸染上天花不治身亡。文成公主去世,吐蕃人专门为她举办了隆重的葬礼,一切都以王后的礼遇来办,唐朝派来使者吊唁。为了纪念她,吐蕃人民还建造了文成公主的巨型雕像,一直屹立在拉萨,距今已有1300年。在如今的西藏地区,依然流传着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故事,文成公主来到西藏传播文化,并带来植物种子和医疗技术,促进了中原地区和西藏地区的文化交流与经济繁荣。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